• English
  • Home
  • About
    • Our Achievements
  • Blog
  • Service
  • Gallery
  • Location
Menu
  • Home
  • About
    • Our Achievements
  • Blog
  • Service
  • Gallery
  • Location
Donate
1
  • Home
  • About
    • Our Achievements
  • Service
  • Gallery
  • Location
  • Donate
Menu
  • Home
  • About
    • Our Achievements
  • Service
  • Gallery
  • Location
  • Donate
  • English
1
Menu
  • Home
  • About
    • Our Achievements
  • Service
  • Gallery
  • Location
  • Donate

Category: Counseling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学习表达情绪

No Comments
| Counseling, News

[:en]甫踏入咨商室,耳朵就听见妈妈不断的谩骂声:“我的儿子因我不买玩具手枪给他,在购物中心车场大哭,尖叫了半小时,而我不知该如何安慰,当场气得对他咆哮怒打。” “那么,你说了什么?” “当下失去了理智,就说:‘有时我真讨厌你!’,还有:‘真想把你丢在这算了!’”。妈妈继续说,“我这孩子,发起脾气,把妹妹的脸抓伤了!老师,这不是第一次,还留下伤口。我气得怒打了他几下,走出房间,越想越气,又转回头打了他几下,还对他喊话说:‘爸明天就把你载到警察局!’”。 这些场景、怒骂、气话,在谘商室里一再上演。上星期,有一位妈妈甚至在气愤下把女儿的长发来个乱剪,女儿真的吓呆了! 父母失控了,接下来就会对孩子说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但是,我看见到谘商室寻求支援的父母,在失控行为的背后,几乎每一个都是尽心尽力养育孩子的好家长。偶有失手,就让父母悔恨连连。 上星期的儿童品格班,我向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童年的经验。当时,我生气两名10岁及8岁的弟弟联手欺负我。于是,就与他们打了一架。慌乱中,我把小弟的脸抓伤了。妈妈一怒之下,重重地鞭了我好几下。被鞭打的我飞奔到房间,委屈的看着手上的伤痕痛哭。我记得当时心里的感受,“为何妈妈不问清楚状况就鞭我?妈妈何以如此忍心痛打女儿?” 在一连串混乱的思想中,房门被打开了。我心想:“难道还打得不够?”妈妈捏着脚走进来了,手还放在背后,是握着藤鞭吧?我吓得把双眼闭上。当妈走到我床边时,她的手触动了我的手,虽闭着双眼,还感受到妈妈双手的暖意。哦!妈是为我敷药而来的。妈一离开房间,我当下红了眼眶,流下的不再是纠结,而是感动的泪水。 多年后重述这件事,我依然不由自主的红了眼眶。课堂里的小朋友们眼明嘴快,还会应景地补上一句: “老师,您哭了。”多年以后,我更加明了,很多道理不只是用眼睛看,耳朵听,也要用心体会。 教养的危机,可以也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契机。虽在高压情境下,妈也会犯错,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会犯错,一样的不完美。但妈妈当年的修复行动成为我的榜样。今天,当我成为人母,人师时,也在学习着,意识到情绪激动时,学习做出正确的决定。 首先,不伤害孩子,闭上嘴,避免说出后悔的话。提醒自己激动时把手放背后,避免粗鲁的身体接触。再来,跳出当时的情境,让自己平静下来。我们其实是在对孩子做出示范,个人认为必要的管教,以爱为前提下,是可行的。 最后,修复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知道:“爸妈生气你的行为,管教你的行为,但还是爱你的。”和孩子重新建立连结。连结修复得越快,就越早重获情绪平衡。心中有爱连结的孩子,越有安全感,就像有支撑的地板,面对风雨飘摇时,站得较稳;享受生命时,也拥有更多的喜悦。亲子修复关系中,让我们帮助孩子们疏通情绪。孩子烦躁的时候,逻辑常常不管用,除非我们先回应了他右脑的情感需求,先接住孩子的情绪。 某天约谈时,一位强悍的妈妈心急地问了儿子:“你是否有对妈妈说出你的真感受?” 儿子低着头;声音还带有几分颤抖回应道:“有些敢说,有些不敢说。”他妈妈继续问:“为什么?”孩子瞄了我几回,我也尽全力给孩子鼓励加勇气的眼神,孩子终于鼓起勇气,回应了妈:“怕妈生气。” 多少回,亲子关系都卡在这样的纠结里:“告诉您,怕您生气;不告诉您,我和您的心又有了距离。”此刻我灵机一动,想起了三年级华文课主题“大禹制水”的故事。孩子的情绪也如我们大人的情绪,若不疏通,就会发生水患,以为筑了高高的围墙,防备了,压了下来,就会没事。哪知,大水一来,水患开始了。因此,修复关系中,引导孩子疏通情绪,接住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被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之前,爸爸们常说的是:“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抑或:“孩子,现在爸了解你很难过。”妈妈们常说的是:“女儿,放下吧!天下男人不只他一个”抑或“女儿,妈了解你很委屈。” 了解“大禹制水”,压抑下来,不一定没事。压抑下来的情绪,有时不是不见了,而是变了没有组织的,游离性的记忆。这样的经验造成情绪堵塞,卡在脑中记忆某处,可能在某天,某地点,用了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 爱孩子的爸妈们,让我们一起学习爱得更有智慧!也让孩子学习勇敢表达自己的情绪! 文:王翠玲 Facebook page: 王翠玲&谭维保老师 咨商室 Chooi Ling & Paul Tam Counseling & Guidance [:]

Read More »

“公平” 与 “公正”

No Comments
| Counseling, News

[:en]20年前,为了更好地教养孩子,我开始接受了儿童品格训练。因着心里的这个信念,我与先生立志建立品格家庭,并且相信品格决定孩子的一生。紧接着,在家里开办社区品格班,用品格材料帮助各家庭应用品格教育的原则。20年以来,每星期见家长与孩子们。与这些家庭携手、与父母亲同行,一同引导孩子学习品格教育。 一天,正在带品格训练班时,一位9岁脸蛋儿圆圆、笑脸单纯的姐姐告诉我说:“我觉得妈妈好爱我!”。我打从心里为这位母亲感动,问这孩子:“说说看,为何你觉得妈妈好爱你?”。孩子口直心快的回应:“因为我觉得我妈很公平。她爱我!也爱弟弟!” 这就是“公平”和“公正” 对待孩子的果子。 这时,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公平”和“公正”这品格在我们家通畅无阻吗?在流动吗?多少回我们的心偏向比较听我们的话、心里认定比较“乖”的孩子?多少回我们都在拿我们的孩子来比较,我们常常说姐姐成绩比较好,却忘了妹妹其实也很贴心。孩子心里种下了爸爸妈妈不公平的种子,逐渐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爱。这脸蛋圆圆的姐姐继续说,学校颁发成绩册的那天,妈妈对我和弟弟说:“弟弟因为专心,成绩好。姐姐你待人友善,人缘佳。”在女儿眼中公平的妈妈,让孩子看见了自己的价值。姐姐没有因为成绩比弟弟差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姐姐也没有因为成绩比弟弟差而没有得到公平的肯定与欣赏。姐姐与弟弟感受到妈妈真诚的赏识,有如尝到甜蜜的果子般的快乐,长成了信心的种子,继续发芽成长。 相反的,某天在谘商室里见个案,妈妈不停的对哥哥说:“你一点都不如你弟弟。你就是懒,个性又消极。”这边厢哥哥气得翻了白眼,另一边厢弟弟得意得在一旁窃笑。哥哥瞪了弟弟一眼反驳说:“弟弟很厉害吗?他自私又骄傲。” 随后又随口接上了一句:“还有我们家隔壁的阿姨也比你勤劳。她也不像妈你这样一直滑手机,比你有爱心……” 妈妈气得怒吼:“你再比较,就去做那个阿姨的儿子吧!” 哥哥又回了一句:“那你又拿我和弟弟比较?” 公平的另一个定义,待人如己。 一个长期在“被比较”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长期被认为是没用的,长期没有得到肯定,只看到弟弟受到肯定,最后就会闹事、逃学、迷失在电玩里,甚至自我伤害。思绪回到这个案中,那天在谘商室结束辅导前,我引导这妈妈看见孩子生命中的闪亮点。我们大人眼中光是孩子所犯的错误,若能找到孩子生命中的闪亮点,正面引导他的“心理能量”,就能走向积极设性的层面。我后来认真的问了妈妈这句话:“妈妈,你爱这孩子吗?” 妈妈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呀!不然怎会带他来找您。” 那请你告诉你的孩子,你真的爱他,还有告诉你孩子,在你眼中他的优点或闪亮点。思考了片刻,在我努力的引导下,妈妈向儿子道出了心里话:“儿子,妈真的爱你。妈妈觉得你那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注重“公正”。像你这么有正义感的人,妈认为你会是一位称职的警察,或秉公办事的律师。” 这被重新爱回来,重新被珍惜的孩子,哑然落泪。瞬间,连坐在一旁的我都感受到了从他泪中带来的内在勇气。 那天,我和这孩子都一起被滋养了! [:]

Read More »

续 [ 新年新计划 ][:zh]续 [ 新年新计划 ]

No Comments
| Counseling, News

[:en] 在曼谷有一间小小的酒吧,名叫萨斯风吧(Saxophone Pub)。格局不大,布置典雅。古旧的木桌椅仿佛摆在那里几个世纪没有被移动过。在昏黄的灯光下,古老的摆设与吹奏的萨斯风,或缓或急,都在叙述自己的故事。 2017年初来乍到,我们夫妻就被从前领袖培训班的学生们带到这里进行迷你退休。这群学生从前是少年人,现在是职场上有为的青年,带着我们品尝泰式美味、确定我们在札都甲周末市集大卖场不迷路、体验泰式按摩,再加上入夜观赏一场爵士音乐演出。 那天的曼谷夜晚下着雨,萨斯风吧里来了许多人。大家摩肩擦踵,彼此互不认识却相互微笑、握手,吧里氛围变得特别暖和。来听爵士乐的人,大概都是有故事的人吧。击鼓、弹键盘、拨吉他以后,萨斯风奏起的刹那,我仿佛看到大家的眼睛都蒙上了一层雾。 没有谱,也没有特定的曲子,但是,几种乐器、几位乐手相互辉映,这样的默契拼合的故事特别动人。这时刻让我想起一位管理学教授兼爵士乐手弗兰克(Frank Barrett)。弗兰克以他独有的经验分享了“没有计划就是计划” 以及 “反学习的艺术” – 不要限制自己,不要想着如何达成,释放自己的压抑,让自己更活在当下,更清晰,对全新的可能更开放(unlearning so as to be more alive, alert, and open to a horizon of new possibilities)。 当然,练习乐器以及清理乐器必须有明确的步骤,但是,太多的规范会让整个爵士乐队非常的压抑。承接上一篇所表达的,当我们正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增值时,那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但是当我们走到要达成“梦想时间表”的那一刻,开始有人放低视野,失去信心,甚至告诉自己“接受现实”。 由此看来,梦想时间表是那么有趣,但是却又是那么难。但是,你越觉得难,就代表你越需要一个梦想时间表。因为每个人都有 拓 展 思 考 版 图 的需要。虽然每个人都有以上的必要,但是即使在辅导室里,咨商师再三引导,大多数人却难以明确的形容自己的梦想。 我们通常可以试试回答三个问题: 一. 如果完全不会失败,你会选择做什么?又或者,如果你有过人的智慧,你又会做什么? 二. 如果你的户口有你不需要再担心的现金,你会想做什么? 三. 什么事会让你兴奋的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回答以上问题,基本上是把心里的“想成为”转换成“做”,让目标变得可行。 如果还是没有头绪,那么再来填写几个关于“做”的问题吧: • 想去旅游的一个地方 • 在生命终止前要做的一件事 • 你一直想学的一件事 • 你每天、每周都想做的一件事 • 想拥有的一样东西 这样,我们得到的答案是无以伦比的精彩,计有: […]

Read More »

新年新计划

No Comments
| Counseling, News

[:en]我们家里四兄弟姐妹,每一个的诞辰都间隔着三或四年。所以最年长移居美国的大姐,与在新加坡从事会计工作的小妹,相差了约12岁。大家都称赞妈妈很会规划,妈妈没有居功,她把这样美好的生养规划归功于当年政府所推动的“家庭计划”。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尽其所能的灌输我们“凡事要计划好”、“人要自强”、“人不要满足于现状”等等不成文的家规。最严重的一句,莫过于“如果不要别人像看不起你爸爸那样瞧不起你们,就赶快去受高等教育,赶快去出人头地!”“受教育,改变现状,才能让你、让这个家抬起头来” – 这样的话,从爸爸生意失败开始,就像红烧的炭火,烙印在我们有知觉的每一处。所以,这样的话烧红了姐姐的雄心壮志。她领了一张单程机票,头也不回的往澳门护士院校飞去。无他,因为这院校提供学费全免,还包住宿。领了文凭,大姐再接再厉,飞往美国考取另外一张护理文凭。那时候,听到我们家里电台播放巫启贤的“姐姐走的那个下午”,我都恁地黯然。当时不知道自己难过的原因,现在搞清楚了,也许我更介意的,不是我们家里的经济有没有转变,而是大姐这么大费周章的远渡重洋,她所实行的一切计划,是不是她心里深处很想到达的远方?(耳边响起的背景歌曲是黄韵玲“远方”)。姐姐大蓝图成就了与否的标准,是不是那一个又一个背负着家庭使命感的大大小小的计划?时间如飞,不容我多想,我也卷进了“改变家庭现状”价值观的计划旋风中。 后来,我离开了某家H大集团,加入R大集团,蛮有计划的攀爬着大家惊羡的企业梯子。每一年终,就开始计划新一年的新企案。随时随处都要准备回答总经理“你部门的五年计划是什么?”。这样的日子过了很多年。有一天,当我处理好人事调动,部署好标准作业程序,备好预算案,看着满案被批好的公文,我霍然想起,我自己最想去做的事情,因为不在计划里头,已经搁下很久没有进行。我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陪伴客户打球,或者是吃饭喝酒。因为美食美酒免收费,有者甘之若贻,但是我总觉得苦。我最想做的事其实是,与一位来自一般人认为弱势家庭的少年孩子谈一谈,他想要做什么呢?我们可以如何助他一臂之力呢?那为什么我还坐在这间空调总是过冷的办公室里呢?为什么我还占着这个不属于我的位子呢? 于是,那一年,在“没有计划就是计划”的情况下,我毫无预警的呈上我的辞职信,在大伙儿的目瞪口呆中离开了公司。翌年,也在“没有计划就是计划”的机缘巧合下,开办了一所青少年中心,提供辅导服务、领袖培训以及活动项目。迄今已是第16个年头。身为辅导老师,自己的孩子已经完成不少于六、七次的职业兴趣性向测试。从小心呵护、引导到放手一搏,让他们碰撞中焦头烂额的学习。我告诉大儿,“如果你一个人可以掌握,那么你要好好计划,而且要有很强的执行力。计划没有行动,就是空谈。但是如果事情不是你自己能掌握的,就不做计划。” 这个情况下不做计划,就像出色的爵士乐队,周围的伙伴轻松多了,会空出更多的空间让音符有更多的变化。现阶段你就好好的做好你能掌握的事,就像那首百听不厌的“梦田”唱的那一段:“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阿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你只管好好的播种,一切等花期到了才来计划。黄韵玲老师当初为“梦田”编写和伴唱合音部分是只是一名才入滚石上班的初哥。她只是负责努力的播种,殊不知花期到时,她的歌唱事业一片繁花盛开。这时,她终于可以问问自己:五年后希望看到自己在做什么? 至于爵士乐队,如何因为“没有计划就是计划”变得更为精彩,且听我们下回分解。 文:谭维保老师 [:]

Read More »

For The Grace That Keeps Us Breathing Today为着今天仍可呼吸的恩典For The Grace That Keeps Us Breathing Today

No Comments
| Counseling, News

(Original in Mandarin) For the grace that keeps us breathing today, let us smile, let us cry. That day during the workshop. Our hearts felt strangely heavy. We were silent for a few minutes, as everyone was prayed for the 239 passengers and their families, who were strangers to us. Losing a loved one leaves […]

Read More »

Recent Posts

  • 你孩子参与了吗?
  •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学习表达情绪
  • 情人节快乐!
  • “公平” 与 “公正”
  • 续 [ 新年新计划 ][:zh]续 [ 新年新计划 ]

Categories

  • Counseling
  • Eden Youth Volunteer Club
  • Hope Literacy Program
  • Light Up Kluang
  • News
  • Project X Documentary
  • Video
  • Youth Program

Contact US

地址: 11, Jalan Bakar Sampah, Kampung Masjid Lama, 86000 Kluang, Johor 

电话: 018-3760601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Spread

Your donation will help us fulfill our mission to "BUILDING OUR YOUNG TO BUILD OUR COMMUNITY."

Donate

Copyright © 2000 Eden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 All Rights Reserved

Crafted with by DNI Digital 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