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我们家里四兄弟姐妹,每一个的诞辰都间隔着三或四年。所以最年长移居美国的大姐,与在新加坡从事会计工作的小妹,相差了约12岁。大家都称赞妈妈很会规划,妈妈没有居功,她把这样美好的生养规划归功于当年政府所推动的“家庭计划”。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尽其所能的灌输我们“凡事要计划好”、“人要自强”、“人不要满足于现状”等等不成文的家规。最严重的一句,莫过于“如果不要别人像看不起你爸爸那样瞧不起你们,就赶快去受高等教育,赶快去出人头地!”“受教育,改变现状,才能让你、让这个家抬起头来” – 这样的话,从爸爸生意失败开始,就像红烧的炭火,烙印在我们有知觉的每一处。所以,这样的话烧红了姐姐的雄心壮志。她领了一张单程机票,头也不回的往澳门护士院校飞去。无他,因为这院校提供学费全免,还包住宿。领了文凭,大姐再接再厉,飞往美国考取另外一张护理文凭。那时候,听到我们家里电台播放巫启贤的“姐姐走的那个下午”,我都恁地黯然。当时不知道自己难过的原因,现在搞清楚了,也许我更介意的,不是我们家里的经济有没有转变,而是大姐这么大费周章的远渡重洋,她所实行的一切计划,是不是她心里深处很想到达的远方?(耳边响起的背景歌曲是黄韵玲“远方”)。姐姐大蓝图成就了与否的标准,是不是那一个又一个背负着家庭使命感的大大小小的计划?时间如飞,不容我多想,我也卷进了“改变家庭现状”价值观的计划旋风中。
后来,我离开了某家H大集团,加入R大集团,蛮有计划的攀爬着大家惊羡的企业梯子。每一年终,就开始计划新一年的新企案。随时随处都要准备回答总经理“你部门的五年计划是什么?”。这样的日子过了很多年。有一天,当我处理好人事调动,部署好标准作业程序,备好预算案,看着满案被批好的公文,我霍然想起,我自己最想去做的事情,因为不在计划里头,已经搁下很久没有进行。我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陪伴客户打球,或者是吃饭喝酒。因为美食美酒免收费,有者甘之若贻,但是我总觉得苦。我最想做的事其实是,与一位来自一般人认为弱势家庭的少年孩子谈一谈,他想要做什么呢?我们可以如何助他一臂之力呢?那为什么我还坐在这间空调总是过冷的办公室里呢?为什么我还占着这个不属于我的位子呢?
于是,那一年,在“没有计划就是计划”的情况下,我毫无预警的呈上我的辞职信,在大伙儿的目瞪口呆中离开了公司。翌年,也在“没有计划就是计划”的机缘巧合下,开办了一所青少年中心,提供辅导服务、领袖培训以及活动项目。迄今已是第16个年头。身为辅导老师,自己的孩子已经完成不少于六、七次的职业兴趣性向测试。从小心呵护、引导到放手一搏,让他们碰撞中焦头烂额的学习。我告诉大儿,“如果你一个人可以掌握,那么你要好好计划,而且要有很强的执行力。计划没有行动,就是空谈。但是如果事情不是你自己能掌握的,就不做计划。”
这个情况下不做计划,就像出色的爵士乐队,周围的伙伴轻松多了,会空出更多的空间让音符有更多的变化。现阶段你就好好的做好你能掌握的事,就像那首百听不厌的“梦田”唱的那一段:“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阿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你只管好好的播种,一切等花期到了才来计划。黄韵玲老师当初为“梦田”编写和伴唱合音部分是只是一名才入滚石上班的初哥。她只是负责努力的播种,殊不知花期到时,她的歌唱事业一片繁花盛开。这时,她终于可以问问自己:五年后希望看到自己在做什么?
至于爵士乐队,如何因为“没有计划就是计划”变得更为精彩,且听我们下回分解。
文:谭维保老师
[:]